開場白:年紀走到這,總會開始需要清空腦袋,趁著亂世2020,在家好好休息自己的身體吧!
面對各式各樣的人事物,不管是好的點子,還是壞到不行的心情,都需要讓自己腦子空一下,曾幾何時,你再也不發呆了呢?連10分鐘的放空都沒有,甚至連「怎麼放空」都忘記!
今天來看看粉迷的 #生活提案 好好度過各種忙錄的時期吧😉
讓我們用一般人的難易標準,排序一下,由易到難。
其實以下三個提案,有重要的共通點,就是「靜」與「慢」。
提案一 瑜珈
瑜珈是一種古老的修煉方法,流傳到世界各地,想必有一定的口碑及公信力。
不一定要去報名課程,可以看些教學影片,在家中鋪個瑜珈墊,練習呼吸,練習寧靜,若希望從中得到更多,像是瘦身,那可以去挑一間瑜珈教室讓自己動作更精確,但我建議不要只看網路聲量或是師資,要看是不是有教你如何放鬆,甚至是放下一切,專心一意的投入在瑜珈世界中。
瑜伽最值得一說的就是能調節「全身」系統,包括腦部活動、心理紊亂,
提高免疫力便是最大的附加價值。
但要適可而止,不要自行挑戰難度過高的動作,身體說受不了的時候,請停下動作,務必聆聽自身感受。
提案二 冥想
冥想是什麼樣的活動呢?
身體需要做運動,心靈也不例外,冥想可以說是幫自心做一場運動,如同心靈環保,方法有許多種,像是打坐、靜心、修禪等。日常我們有太多外在因素,去干擾我們,有時候是過於理性,有時候又太感性太情緒化,而心裡的真實聲音,其實很小很小聲,對我來說那是「靈魂」的感受與呼喊。
第一步,是找一個很安靜,並且自己會感到舒適的空間,當然這有很多說法,也有人會說只要心靜,周遭環境再吵也無所謂,或是可以放一些音樂,但我建議初學者,還是能安靜則安靜吧!
第二步,穩定呼吸,但不是控制,慢慢的感受,你會開始聽到靈魂跟你對話。
第三步,跨越所有的理性與思考,甚至是道德,去徹底超脫,回答靈魂。
聽起來很空泛對吧?冥想就是要慢慢練習,無關宗教,也無關時間長短,就算是每天五分鐘,你也會慢慢感受到改變。重點是要試著專心,心無旁鶩。
提案三 長時間獨處
許多人對於第三項,可能有些疑惑,為什麼我把他歸在最困難?
因為「長時間」的獨處,很常淪為孤獨、寂寞,而且獨處也需要用正確的方法,而非自己一個人做任何事,就叫獨處。
所有事情都是要練習的,獨處的核心在於,你認識自己到什麼樣的程度?自己的情緒,你有沒有去感受他?還是讓他肆意妄為?許多事情的失敗,都敗在自身情緒,而非別人身上。你一個人看劇,感受到了自己情緒隨劇情波動,那感覺是什麼?讓你聯想到什麼?這都是練習的方法。
在獨處的時間中,你完全的享受,就算是孤獨,也是享受的,誰說孤獨只能是負面的呢?
告一段落:這一切都需要「時間」,去淬鍊也好、去平靜也好,不管是用什麼樣的詞句,「自己」即是那個核心。
記得!不管是從事哪一項活動,都別苛責自己靈魂的聲音。
這是我對「自己」的想法,你的是什麼呢?
我們再見。
by Roseline Bacon 蘿思琳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