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克斯的最新力作《靈魂急轉彎》,講述一個庸庸碌碌的中學音樂老師,因畢業學生的引薦,有機會和夢寐以求的爵士樂隊合作,卻因太興奮,而意外掉進下水道,使得主角靈魂進到了不平凡的空間故事,皮克斯再次展現創意,創造出了人生前待的地方叫《投胎先修班》,死後待的地方叫《作古畢業班》,《投胎先修班》裡,所有靈魂必須完成人事通行證,才能投胎成人,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找到火花,也因為主角靈魂進到這樣的空間,認識了一直不想投胎的22號,透過他們的經歷,讓我們重新思考人存在的意義。
圖片來源:威秀影城
忘我VS迷失自我
在電影中,有一個稱之為忘我的空間,裡面有許多還在地球上生活的靈魂,因為沈醉在某項事物當中而忘我,因而來到這個空間,不過同時地球上也有一群迷失自我的怪物,這兩個極端存在在同一個空間,乍看好像很刻意,但細想才發現,當我們沈醉在某件事無法自拔或持續已久時,我們會不會因此忘記或忽略了很多事情,把這件事當成人生的全世界。當我們把一件事當成人生的全部時,只要一不順心或被他人打擊,我們就容易失去自我,過度執著、忘記初衷,容易成為所謂的《失落靈魂》,所以忘我和迷失往往僅在一線之隔,短暫的忘我,是有助於身心靈的放鬆和體驗美好感受的,但如果為了追求而不斷執著,就容易失去自我,忘記身邊的其他一切,我在高中時,曾經和老師說過,除了演員,我不知道我能做什麼,當時的我總認為,如果不是演員,我的生命便毫無意義,但現在的我才發現,原來我也可以寫劇評,可以當導演助理,可以有很多其他可能,當然我也沒有放棄演員,但我的心態不會再像過去一樣侷限,而是相對開放許多。
圖片來源:威秀影城
22號就像22歲的我們
電影中的22號,就像正值大學快畢業的我們,對未知的事情迷惘,這社會很不友善,如果不成為第一名,那將什麼都不是,但也因為知道自己不是第一名,所以更容易自怨自艾,如果每個靈魂都要先進不同的個性培養區走一遭,那我想當時的22號一定是進到厭世那一區吧,厭世似乎變成現在年輕人非常普遍的現象,對未來不管是有目標還是沒目標,都一樣會有所迷惘,因為不知道自己辦不辦得到。電影中的22號,剛開始給人自大、看透一切、不想淌渾水的感覺,但看到後來才會發現,其實是因為他對自己滿滿的不自信、不相信自己,所以也不相信世界,人們常說吸引力法則,你希望達成某件事,首先你需要先相信自己辦得到,這樣成功機率就會高出許多,但當你都不相信你自己時,失敗也就顯而易見,我們常對未知的事情朝很糟糕的方面去想,卻也常常在做了之後才發現,其實也沒有想像中的糟糕,22號害怕活著的一切,因為他身體掌控課程上的不好,火花一直找不到,他認為自己不具備活著的任何能力,所有人都說他不行,但當他意外的體驗了一次活著的日常時,他才發現,世界真的很可怕,有很多人擠來擠去、高速的車子跑來跑去、地鐵又臭又髒,但同時他也發現,世界也有很美好的地方,有街頭藝人的抒情歌唱、有被風吹落的種子慢慢飄落的模樣、有人們快樂聊天的模樣、有披薩超好吃的味道,我們在面對未知的事情上面,所有最糟糕的事情都可能想到了,但我們卻忽略了,同時也可能發生許多美好的事情。之前因為學校課業繁雜,我常常搞到12點才回到家,當時去到家裡旁邊的路邊攤,吃了一碗魯肉飯加蛋,明明只是個簡單又日常的食物,我那天卻吃得特別滿足,覺得特別好吃,就像第一次吃到魯肉飯一樣的感動,當然也是因為餓昏了,但只是一碗小小的魯肉飯,就可以掃去一整天的辛勞。
圖片來源:電影神搜
火花不等於人生的志向
我想這是我這次看這部動畫最驚喜的部分了,一開始我一直以為火花就是指人生志向,我還想過22號的志向可以當個演說家,因為他很會說話,所以當22號集滿一切可以投胎時,我自己也很疑惑,不過後來才發現,原來所謂的火花是指你已經準備好活著的這個心態,我更想說那是一種發現樂趣的能力,一開始我們以為是指志向,是因為每個靈魂進到萬物堂,對一件事產生樂趣,就會產生火花,但22號卻對所有事情都毫無樂趣,但最後我們發現,重點不在於找到什麼樣的樂趣,重點在於擁有找到樂趣的能力,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己熱愛的事情一輩子,就像那位理髮師,原本他的志向也不在這,但現在他從事理髮這行,一樣從中找到了樂趣。這不是一部告訴你有夢就追,總有一天會實現的正向電影,而是一部告訴你就算你不能做自己最想做的事,還是一樣有機會能從其他事物中發現不同的樂趣,因為我們的心是開放的,所以當22號意外來到人間,他發現他對街頭藝人的歌唱感到快樂,發現他對披薩產生喜悅,這些都是他的火花,因為他擁有了找到樂趣的能力,而且如果火花等於志向,那當我們因現實的關係無法完成夢想,就有可能成為永遠的《失落靈魂》,因為我們的人生毀了,所以火花不是志向,它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開放的心態,這些微不足道的日常,都能是我們感受到快樂的時刻。圖片來源:Yahoo奇摩電影
《靈魂急轉彎》用動畫的方式展現了艱澀的哲學問題,就是人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我曾經想過,人死後什麼都帶不走,就算有所留下,但又與我何干?人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看完這部電影後,我想它想告訴我們的是:所謂成功失敗的價值觀都是社會定義出來的,不管從事怎樣的工作,追求怎樣的夢想,就算毫無志向,都沒關係,人生就是生來體驗的,體驗一切的美好和糟糕,因為就算我們真的完成夢想了,只不過是把夢想的生活變成日常,就像電影中說到的故事,小魚問大魚海洋在哪,卻不知道自己一直就在海裡,追求夢想的過程中,我們為此付出一切,卻也容易忽略了現在,主角原本不是一位爵士樂手,但他是位音樂老師,他對這夢想的初衷,其實是來自對爵士樂的喜愛,而不是成為爵士樂手,但當我們把兩者畫上等號時,我們就會認為好像不成為爵士樂手,就是不夠熱愛爵士樂或不夠努力,進而認為活著的一切都是虛擲光陰,但換個角度想,音樂老師一樣是在展現對爵士樂的喜愛,成為爵士樂手也不代表人生就會活的更加快樂,就算我們沒有達到夢想,也不代表我們就沒用或糟糕,夢想從來就不是定義一個人是否成功的依據,更何況為何一定要成為成功之人,成功之人就也只是普通人罷了,重點還是那個開放的心和面對各種事情找到樂趣並享受其中的能力,體驗並感受著,你會不會偶爾想試試沒走過的路,來場小冒險呢?人生就是這樣,沒有絕對的一切,只有看你怎麼享受其中的過程。
Yun
1 comment
靈魂缺失的那一角
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20210206/IB6EL7DWQRAFRGMKUYN7EKNR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