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凌
「我們現在要去哪裡?」
「去報仇」
《模範計程車》解決上一集瑪麗亞事件之後,這集申請要報仇的主角是轉學生-朴正民。因為幫忙家裡賣魚,身上總有魚腥味而遭到班上小霸王朴勝泰為首的三人幫霸凌。跟老師說也沒用,老師只會叫他忍氣吞聲。正民轉而向警察求助。沒想到學校開了校園霸凌委員會,最後竟以正民道歉收尾。心死的正民上網搜尋「不會痛的死法」時,電腦跳出了模範計程車代客復仇的訊息。
圖片來源: SBS 드라마
霸凌共犯系統
“但是年紀小,不代表罪就比較輕”
“不管石頭是誰丟的,都一樣會往下沉”
年紀小不是罪就比較輕,學校包括老師都是霸凌共犯系統。校園霸凌委員會對他們來說就像疫苗,他們已經知道再怎麼欺負別人,只要稍微道歉就可以沒事,就更沒有收手的理由了。因為已經接種疫苗了,時間越長,犯罪的意識只會越來越麻木。
面對學生霸凌事件,校方竟然因為施暴學生家長的背景比較大,而強壓受害學生道歉。面對整起霸凌事件,整個學校及班上同學都是共犯。
圖片來源: friDay影音
責任分散效應
美國郊區某公寓前,一位年輕女子回家路上遇刺,當她大聲呼救時,附近住戶亮起了燈,
兇手嚇跑了。當她認為已經無事,回到自己家上樓時,兇手又一次出現在她面前,這時她大聲呼救,但她的鄰居們無一人來救她,甚至無一人打電話報警。人們把這種眾多旁觀者見死不救的現象稱為「責任分散效應」。
當一個人遇到緊急情境時,如果只有他一個人能提供幫助,他會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對受難者給予幫助。如果他見死不救會產生罪惡感、內疚感,而如果有許多人在場的話,幫助求助者的責任就由大家來分擔,造成責任分散,從而產生一種「我不去救,讓別人去救」的心理,形成「集體冷漠」的局面。正如同朴正民的同班同學們,看著朴勝泰等人對正民的各種霸凌,卻沒人敢伸出援手,甚至是對正民施以安慰。
圖片來源: SBS 드라마
這集依然由金道奇出馬,潛入學校當代課老師。面對惡霸三人組各種使壞,究竟模範計程車組會出什麼奇招制服這些壞學生呢?
Sunny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