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少年犯厭惡至極」,沈恩錫這樣說。這句話也慢慢在後半段戲劇部分慢慢揭開為何沈恩錫討厭少年犯的原因。
從《少年法庭》第一集慢慢發展,可以發現這些法官們在審判的案件,案件與案件之中並沒有什麼連結點,但隨著一件件新的案件發生,將會一層層揭開人性的醜陋,以及社會上那些我們真正需要正視,但從來沒有被正視的社會事件。
第六集到第十集牽扯到部長級法官個人行為,且後續每集的少年犯罪問題會更加嚴重。觀眾能夠從這些案件中,一同思考怎樣的審判與罰則才是最剛好的。
《少年法庭》第六集:學生集體作弊事件
▼

《少年法庭》劇照
圖片來源:Netflix
部長心中一直有一個很大的理想,而他也正式答應了參選議員候選人。他被詢問是否有捲入最近的高校學生集體作弊事件,他自信地回答說沒有。
部長的兒子打電話給他,說是有警察找上門,部長緊張的回家並且詢問兒子發生什麼事,才恰巧得知,兒子與這次社會關注度極高的”高中生作弊案件”有關聯。
事實上,他兒子的說法是僅加入一個名叫”迪卡爾”的群組裡,會收到相關的資訊,但他表示很快就退出了。
部長十分動怒,狠狠責備兒子,並覺得已經被新聞放送他要參選的消息,怎知就突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捲入此案件。

《少年法庭》劇照
圖片來源:Netflix
沈恩錫在調查該案件的時候,發覺事情不只有目前蒐集到的證據。
被抓到的共有21名同學,但有一名同學眼見事情已經成定局,沒有後路,就透露說,他曾聽到學校一名老師說此群組共有24名學生,而誰都沒想到竟然是部長的兒子。
在一次次與部長直接的衝突之下,沈恩錫勸部長慎重地看待此事。
最後,所有作弊的少年們得到審判,而部長也進行裁處。
部長正式退出該職位,且也失去參選人的資格。
此時,他才正明白沈恩錫一直堅持的那些是什麼,最後也能理解他。
而沈恩錫也明白部長堅持要當候選人的理由,是因為《少年法》的法律並不能有效地改善並且矯正那些少年犯的行為,許多少年犯再次犯的機率比他們想像的高。因此,部長覺得自己堅持了22年的這個崗位,不如自己成為國會議員,能親自參與法律的修正。
《少年法庭》第七集、第八集:新上任部長集法官、未成年開車撞傷無辜騎士事件
▼

《少年法庭》劇照
圖片來源:Netflix
前任部長卸任,而新任部長上任了。
沈恩錫偶然碰見這個新上任的部長,雙眼十分震驚,且微微顫抖,似乎曾與她見過面。
畫面一轉,一名少年開著汽車,載著一群少年們。車上的少年們十分激昂,而這名少年的車子越開越快,意外撞上一名無辜的騎士。
騎士和這名少年都被送醫,而該案件也被送往少年法院。車泰柱很是震驚,他發現未成年開車的少年,竟然是與他關係非常好,且承諾他絕對不會再次踏上法庭的少年。
沈恩錫表示不相信,她覺得少年犯就是如此,一犯再犯。
法庭上,站上四名少年,這幾名少年紛紛表示自己多無辜,是被這名會開車的少年逼上車。
但沈恩錫卻越發覺得案件不單純,且少年們的供詞不太能置信。
法院突然收到消息,開車的少年變成植物人。
而被無辜撞傷的騎士,也死亡了。
案件因而變得更複雜,內心十分震怒且悲傷的車泰柱,自行一人前往當時少年所租車的租車行詢問事情。
他從監視器當中,發現當時鏡頭拍到的不只有少年一個人,還有一名少女。
發現這名少女是和少年乘坐車的乘客,便希望能透過她,揭發事實。
法庭上,其他少年們指控變成植物人的少年逼迫他們乘車,把少年指控成非常不好的人,但沈恩錫卻收到一個隨身碟,隨身碟裡是少年被他們霸凌的影像,法官將影像播出,少年們都嚇一跳。
但由於證據實在不足,且少年變成植物人無法出庭敘述,這個案件只能這樣告一段落。
《少年法庭》第九集、第十集:學生集體性X害事件
▼

少年犯至法庭進行審判
圖片來源:Netflix
沈恩錫早上才剛上班,就收到一份即將受理的少年犯資料。
她瞪大眼睛,看著那份少年資料,發現是個非常熟悉的少年的名字,她似乎想起什麼,且震驚又恐懼的突然無法呼吸,跌坐在椅子,接著就被送往醫院。
醫院診斷沈恩錫是疲勞過度,再持續這樣下去恐怕會出大事。
一同前往醫院的車泰柱才發覺沈恩錫的親屬資料當中完全空白,只有她一人。
沈恩錫醒過來,表示自己還可以,只要回家休息便好。車泰柱勸她待在醫院休息,但她執意不要,故他只好送沈恩錫回到她家中。
一名女學生在工地被工人發現她暈倒在一旁,衣衫不整,原來前一晚遭到性侵,而且還是四名青少年,實在令人髮指。
女學生是單親家庭,案件被送審到少年法庭上。憤怒的爸爸私下去找其中一名犯案的少年,想從與他的對質當中取得證據,卻得知這名黃姓少年因為沒有性侵成功,正沾沾自喜的表示自己不會得到嚴厲的處分,口出些令人憤怒誇張的言語,所以女學生的父親痛打他一頓。
法庭上,審判的是性侵得逞的兩名少年,因為在女學生的體內有驗出精液反應,所以這兩名少年躲不掉。
調查案件的過程中,沈恩錫並不相信黃姓少年是完全沒有參與此案件的人,她試圖找到更多的證據。
因她過度操勞,部長決定案件給車泰柱處理,但沈恩錫堅定的表示一定要由自己親自審判。
畫面來到以前,兩名非常年幼的少年拿著磚頭往低處丟,誰知這一堆,砸中的是沈恩錫的兒子。兒子當場死亡,而沈恩錫與她丈夫在少年法庭上,看著現任部長對這兩名犯案少年的審判,該審判竟然草草的結束。
因犯案的少年年紀很輕,沈恩錫看到這兩名少年在審判結束後笑的非常開心,不知自己犯的是非常嚴重的殺人罪,這在沈恩錫的眼裡,十分諷刺,且完全沒有道理。
黃姓少年原來就是當年殺死她兒子的兇手。
法庭上,沈恩錫審判黃姓少年。輔佐人表示黃姓少年長期受到哥哥們的暴力(一起犯案的少年),所以才不得不做出偽造身份幫忙買酒的行為。
沈恩錫表示會看等下回答的結果,可能今天直接做出審判的結果,黃姓少年竟以為事情可以告一段落,嘴角偷笑了一下。
但沈恩錫問黃姓少年:「你那麼怕他們,前面好幾次都不敢拒絕,為何唯獨這次卻敢拒絕他們(做性侵的行為)?」
黃姓少年回答:「因為性侵是不對的行為。」
沈恩錫又問:「我再問你一次,你有去過犯案現場嗎?」
少年:「我沒有。」
沈恩錫給他看了行車記錄器的畫面,該畫面錄到他進到犯案現場的畫面,黃姓少年頓時啞口無言。
案件調查過程中,透過犯案的另外兩名少年,得知疑似有此案件的犯罪首腦,且案件比想像中還要更加嚴重。
從兩名少年的口中得知了犯罪首腦(白姓少年)經常指使他們做不對的事情。
而白姓少年竟然也是當年那個砸磚頭的少年。
沈恩錫隻身前往白姓少年的藏身處,在那裡,他發現疑似拿來犯案的電腦,但怎麼樣都打不開。
白姓少年突然跳出來,打算除掉沈恩錫,沈恩錫身陷危機中。
打鬥的過程中來到另外一個房間,剛好警車、警察都來了,才沒有讓白姓少年殺人得逞,但此時沈恩錫發現白姓少年這藏身處有非常多隻女生的運動鞋。
原來這些都是過去白姓少年犯案的證據,不是只有此次受害的女同學。

《少年法庭》劇照
圖片來源:Netflix
證據確鑿,案件轉為由部長做審理。沈恩錫點醒了部長,詢問她為何草草結束案件?有比較快速的審案件嗎?
部長才察覺自己的做法原來讓犯案過的少年不知悔改,衍生出更多少年犯案的問題。
畫面一轉,部長審判黃姓以及白姓少年。白姓少年電腦裡找到許多犯案的證據,他在法庭上還默默念著自己已經把證據都處理掉了。
證據一浮現,兩名少年開始爭執了起來,但也因為爭執,所以他們自己意外的到處犯案的行為。案件重新送予檢方展開調查,這次黃姓少年以及白姓少年終究是躲不掉審判了。
多年來,載沈恩錫心中的那個結和委屈,也算是得到了一個解釋。
沈恩錫重新拿出她兒子的物品,悲傷的痛哭。
現在的沈恩錫,不像從前那樣厭惡少年犯,她嘗試著去理解努力著變更好的少年們。
《少年法庭》:觀後心得
▼
少年法庭不同於以往的律政劇,在劇裡我們可以看到案件都得由左陪席和右陪席去親自調查案件(實際上是否這樣,我們不得而知。),因此在劇中你可以看到更多主角群與少年犯之間的對戲,會感覺到他們是多認真去處理這個案件,並且多想要努力的矯正這些少年。
青少年時期最容易變壞,而且不太懂得分辨是非,會覺得父母的話都不中聽。
我想,少年法庭不只是給現代社會的少年們審視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也是給有孩子的爸媽們去思考是否有好好的教育孩子的品德、行為,而不是一昧的注重成績。若沒有好好的教育更重要的品德,就暗示著自己的孩子們很有可能就會像這些少年犯誤入歧途。
劇中,有些少年犯的行為是逼不得已的,許多可能是被他人逼迫的,這也告訴我們需要多多關心自己身邊的青少年,也許他們十分無助,但他們沒有人可以求助。
少年法庭的戲份都偏向沉重,但更多的是帶給我們思考。
沈恩錫極度厭惡這些少年犯,但最終她也努力的理解,並且去不那麼厭惡少年犯。
佩服她最初討厭歸討厭,但她不會隨便做處分,而是根據事情輕重程度,還有他們的態度,去跟他們說一些話,讓這些在法庭上的少年們充分反省自己的錯誤。
少年法庭雖然全劇只有十集,都聚焦於少年們,但保證劇情不會太過於緊湊,說是今年前幾好看的韓劇都不為過。
Liz